夏季熱浪顯然不是電力需求飆升的唯一原因。人工智能崛起的大趨勢及其密集的能源需求,提振了公用事業公司的盈利潛力。
股票基金經理Caroline Randall表示,投資者正將目光投向公用事業,認為將是下一個具潛力的增長領域。「在我看來,電網公司將成為能源轉型中的『隱形巨人』。目前已屆關鍵時刻,不少公司需要對美國電網進行更龐大的投資,這有望增加其盈利及股息潛力。」
公用事業是長期可靠的派息股,增長型投資者不應忽視其潛力,原因載於下文。
2024年8月1日
夏季熱浪顯然不是電力需求飆升的唯一原因。人工智能崛起的大趨勢及其密集的能源需求,提振了公用事業公司的盈利潛力。
股票基金經理Caroline Randall表示,投資者正將目光投向公用事業,認為將是下一個具潛力的增長領域。「在我看來,電網公司將成為能源轉型中的『隱形巨人』。目前已屆關鍵時刻,不少公司需要對美國電網進行更龐大的投資,這有望增加其盈利及股息潛力。」
公用事業是長期可靠的派息股,增長型投資者不應忽視其潛力,原因載於下文。
大部分美國電網在1950年代至1960年代修建,現在是時候更新系統。股票基金經理Taylor Hinshaw表示:「美國有大量電力來自天然氣和煤炭,當中許多能源在未來20至30年將會被淘汰或取代。」
他補充說,山火和水災亦對電力系統造成壓力。Pacific Gas & Electric及Southern California Edison除了採購潔淨能源以符合排放標準外,還須加固其網絡以應對災難。
即使排除預期電力需求的大幅增加(Hinshaw估計,電力需求增長將從當前每年約1.0%,升至未來十年的每年3.5%),資本支出也必然會上升。所有支出均可帶動潛在的盈利增長,因為監管機構允許電力公司透過提高電費來收回其投資成本。
與此同時,儘管有關化石燃料與風能及其他再生能源形式的爭論持續,但邁向再生能源的轉型已經啟動。2022年《降通脹法案》包括鼓勵採納潔淨能源的廣泛措施,並惠及不同政治光譜的州份。
公用事業分析員Andre Meade表示:「在新政府的管治下,部分法律可能變更,但無論如何,電力公司未來都不會停止對再生能源的投資。」儘管如此,電力需求飆升意味著天然氣及其他化石燃料仍有相當長的使用期。
人工智能耗電量大人所共知。根據研究公司Allen Institute於2024年7月發表的研究,對ChatGPT進行一次查詢消耗的電量,與一隻燈泡照明20分鐘所耗電量相若。
科技公司正掌握能源需求在自己手中。今年,Amazon以6.5億美元從Talen Energy收購耗電量為960兆瓦的數據中心園區,並計劃向Talen附近的核電廠購電。擁有核電業務的公司股價飆升,其中Constellation Energy由今年初至7月24日升近50%,遠高於標普500指數約14%的回報率。
Dominion Energy正在建設一個耗資103億至113億美元的海上風電場,以助滿足電力需求並遵守排放法規,這同樣預示著未來的趨勢。根據評級機構標準普爾的資料,該公司目前向美國的大部分數據中心提供電力,而這些數據中心大多位於弗吉尼亞州北部的「數據中心谷」(data center alley)。加州位列第二,但數目遠遠落後,而東南部、德州、俄亥俄州及亞利桑那州等數十個其他市場均在規劃建設相關設施。
Hinshaw預計,監管機構將鼓勵不同公司開發更多產能,正如Dominion的海上風電項目一樣,因為數據中心的增長可能會使美國的電力供應變得緊張。當電力需求達到高峰,重要基建的使用便會更加頻繁,因此對電網潛在可靠性的憂慮已經浮現。
建設新產能亦面臨風險。即是說,如果需求不足怎辦?就此而言,電力的競爭激烈,使公用事業在建設新的數據中心方面獲得議價能力。Meade表示,這包括預付款,甚至當建設未按計劃進行時科技公司給予退款。他說:「公用事業公司不希望投入大量資金,以免原本預期耗電量為1,000兆瓦的數據中心,結果只有200兆瓦的需求。」
由於疫情及地緣政治事件導致供應鏈出現重大中斷,企業歡迎供應鏈回流或將製造業遷回美國。
Hinshaw補充說:「此趨勢將會延續,部分源於這提供優質的製造業職位,對本土經濟產生正面影響。」此外,儘管能源轉型等部分趨勢在共和黨政府治下可能放緩,但無論是哪個政黨派執政,均不會改變供應鏈回流的趨勢。
能源需求巨大的行業均投入供應鏈回流的浪潮,例如是半導體、製藥及汽車業。在半導體行業,Intel計劃利用《晶片與科學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CHIPS為Creating Helpful Incentives to Produce Semiconductors的首字母縮寫)的資金,在美國建設代工廠。
企業更具策略性,並會考慮工廠關閉、勞工短缺及其他風險因素的可能性。大多數公司均在構建多重供應鏈,亦普遍希望避免在中國等面對進口關稅的國家進行生產。
未來十年的利好因素預示公用事業的增長機遇。Hinshaw強調:「這絕不僅僅關乎人工智能。展望未來十年,產業回流及將家電電動化等趨勢足以顯著提升電力需求。」
再者,該行業以往在股市波動期間可提供一定的收益及穩定性,因此具有債券替代品的稱譽。公用事業一般為投資者提供可靠收入,而標普500指數中公用事業股的歷史股息收益率介乎3%至5%。當經濟走弱時,投資者往往轉向公用事業股,因為這些公司相對標普500指數普遍表現堅挺。
公用事業股應會繼續保留其股息特性,但隨著更多增長型投資者對其產生興趣,未來公用事業股或會更加波動。
Caroline Randall為現任股票基金經理,擁有26年投資行業經驗(截至2023年12月31日)。她亦擔任分析員,負責研究歐洲公用事業。她持有英國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經濟學碩士學位及學士學位。
Taylor Hinshaw為現任股票基金經理,擁有22年投資行業經驗(截至2023年12月31日)。他亦為投資分析員,負責研究美國的存貸機構與按揭融資、消費融資、保險、按揭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及可轉換債券。他持有美國哈佛大學(Harvard)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哲學碩士學位,以及杜克大學(Duke)哲學及經濟學學士學位。
Andre Meade為現任股票投資分析員,擁有26年投資行業經驗(截至2023年12月31日),負責研究美國及加拿大的公用事業和能源管道公司。他持有美國哈佛大學(Harvard)公共政策碩士學位以及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學士學位。
訂閱以定期接收當地投資者和經濟師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