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信息

本網站僅供香港個人投資者選擇。

 

機構投資者應瀏覽我們為香港 機構投資者而設的網頁, 金融中介應瀏覽我們為香港 金融中介而設的網頁. 若您正在尋找其他地點的資訊,請按此

 

透過點擊「接受」,您確認已完全理解並接受法律與法規資料

波動市況

從五張圖剖析市場波動

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關稅措施使波動市況再次成為焦點。

 

在4月2日,美國宣佈對幾乎所有貿易夥伴施加關稅後,標普500指數一度跌入熊市區間。當股市由高位下挫20%或以上,這罕見現象往往預示投資者對經濟的極端悲觀情緒。隨著4月9日特朗普宣佈暫緩對等關稅措施90天,標普500指數一度飆升9.5%,但翌日又回吐3.5%。

 

此負面影響更蔓延至美國國庫券市場,這或可解釋特朗普為何暫緩部分關稅措施。10年期美國國庫券被視為環球金融體系的基石,其收益率短短數日內由4.01%升至4.34%,顯示市場動盪不安。

 

面對不明朗環境,投資者難免對其投資方針產生疑慮。在市場風高浪急時尋找避風港乃人之常情,但退一步審視全局並放眼長線同樣重要。

 

綜觀歷史,儘管無法保證跌市後必定迎來反彈,但股市往往能從低谷復甦。我們提出以下五項見解,期望能幫助投資者重拾信心,維持長線投資。

 

1.當出現疑慮,不妨放眼長線

 

回望2018年,第一任特朗普政府對中國徵收關稅引發貿易戰,導致市場出現恐慌並成為焦點,與當前情況如出一轍。更甚的是,美國聯邦政府曾兩度停擺、英國脫歐談判困難重重,加上美國中期選舉爭議不斷,進一步加深市場的悲觀情緒。

 

股市有何反應?兩大經濟體爆發貿易戰,令市場憂慮環球經濟將會放緩,導致2018年標普500指數全年下跌4.4%,於9月20日至12月24日期間更大幅下挫19.4%。不過,隨著兩國宣佈達成貿易協議及消費開支靠穩,標普500指數於2019年大幅反彈31.1%。

 

2025年風高浪急,2026年會否風平浪靜?目前無從得知,但明年的美國中期選舉可能會促使特朗普政府將重心轉向貿易協議及民生議題。這有望為經濟帶來樂觀情緒,減少不確定性。

在特朗普的第一個任期內,市場從貿易不確定性中復甦

過往的業績表現並非未來期間業績表現的指標。

資料來源:資本集團、標準普爾。標普500指數的假設投資價值反映該指數於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間的總回報。 

2.市場往往迅速收復失地

 

雖然市場在波動加劇時期可能險峻難測,但往往能迅速反彈。事實上,股市在急跌後的回報通常最為強勁。數據顯示,當標普500指數下跌15%或以上,緊隨其後的12個月平均回報率為52%。因此,保持冷靜並維持投資通常是明智之舉。

股市急跌後錄得強勁回報

過往的業績表現並非未來期間業績表現的指標。

資料來源:資本集團、標準普爾。各次跌市反映標普500指數下跌至少15%(不計及股息再投資)。截至2024年12月31日

當標普500指數出現10%或以上的市場調整,有多少次演變成長期熊市?事實上,這類情況並不多見。較常見的是5%至10%的短暫回調。儘管這些情況可能令人不安,但從1954年至2024年的數據來看,5%的跌幅平均每年出現兩次,而10%或以上的調整平均每18個月出現一次。股市每年都會經歷一定程度的回調,但令人寬慰的是,在過去49個日曆年中,指數有37年以正回報作結。

 

3.熊市相對較為短暫

 

聚焦長線有助投資者對熊市有更全面的理解。在1950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間,標普500指數共出現11次20%或以上的跌幅。雖然熊市每年平均33%的跌幅可能令投資者蒙受龐大損失,但倘若投資者在其後錯過牛市平均265%的升幅,打擊可能更為沉重。

 

通常,熊市持續時間亦遠比牛市短。熊市平均歷時12個月,雖讓人感覺度日如年,但相較牛市平均67個月的持續時間則相距甚遠,這也是試圖捕捉入市時機往往得不償失的另一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