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投資者而言,三個字母如何能夠涵蓋如此廣泛的重要主題?這是我經常反思的問題。當然,大眾對環境、社會及管治(ESG)議題的關注時淡時熱,往往會引發一連串熱烈反應。然而,投資者似乎需要應對越來越多的ESG議題。
最近一名資深企業領袖向我表示,他在15年前面對的問題大多主要是銷量及利潤率;時至今日,投資者期望他「無所不知」,從董事會多元化政策到供應商的安全紀錄,甚至中東的地緣政治,一切事情都需要了解。
在思考明年及以後動向時,我的「ESG雷達」記錄了數十個重要議題,而我認為,眼前五個最重要的動向是供應鏈、人工智能、能源轉型、主權國家(政府債券發行人)及生物多樣性。
上述部分主題的關注可能較少,其他主題明顯更重要且更受重視。五個主題均有可能衍生重大的機遇及風險,因此投資者應於2024年及其後多加留意。
1.監管機構加倍重視供應鏈
購物時,您想深入了解產品的生產方式及生產地嗎?正如各地感好奇的消費者一樣,政府及監管機構亦想一探究竟。
供應鏈面對要求提升透明度的新規定,迫使不少企業重新審視自身的業務及相關申報,部分行業已加強供應鏈不同階段的數據可用性及質素,這顯著提高供應鏈透明度。
就投資者而言,合規成本、經營變動及監管罰款均可能對淨利潤產生重大影響,近期出現多個重要的動向,包括歐盟防止森林砍伐法規(提案仍在制定)、美國的強迫勞動法及德國的供應鏈盡職審查法。
我認為,歐盟的另一項計劃或最具變革意義,那就是將帶來全球性影響的企業可持續發展盡職審查指令(CSDDD)。這項指令日後將迫使公司制定盡職審查措施,以解決其自身業務及其附屬公司乃至整個價值鏈對環境及人權的負面影響。
該指令的細節尚未有定案,但根據歐盟理事會於2024年3月發佈的最新協定提案,預料該指令最早將於2027年開始分階段推行。第一批受影響的將是至少有5,000名員工且營業額超過15億歐元的公司。根據初步提案,不合規行為將被處以相當於全球收入總額5%的罰款。2024年3月的規則文本指出,「成員國應確保,當處以罰款時,按公司全球淨營業額的比例計算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