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關稅措施使波動市況再次成為焦點。
在4月2日,美國宣佈對幾乎所有貿易夥伴施加關稅後,標普500指數一度跌入熊市區間。當股市由高位下挫20%或以上,這罕見現象往往預示投資者對經濟的極端悲觀情緒。隨著4月9日特朗普宣佈暫緩對等關稅措施90天,標普500指數一度飆升9.5%,但翌日又回吐3.5%。
此負面影響更蔓延至美國國庫券市場,這或可解釋特朗普為何暫緩部分關稅措施。10年期美國國庫券被視為環球金融體系的基石,其收益率短短數日內由4.01%升至4.34%,顯示市場動盪不安。
面對不明朗環境,投資者難免對其投資方針產生疑慮。在市場風高浪急時尋找避風港乃人之常情,但退一步審視全局並放眼長線同樣重要。
綜觀歷史,儘管無法保證跌市後必定迎來反彈,但股市往往能從低谷復甦。我們提出以下五項見解,期望能幫助投資者重拾信心,維持長線投資。
1.當出現疑慮,不妨放眼長線
回望2018年,第一任特朗普政府對中國徵收關稅引發貿易戰,導致市場出現恐慌並成為焦點,與當前情況如出一轍。更甚的是,美國聯邦政府曾兩度停擺、英國脫歐談判困難重重,加上美國中期選舉爭議不斷,進一步加深市場的悲觀情緒。
股市有何反應?兩大經濟體爆發貿易戰,令市場憂慮環球經濟將會放緩,導致2018年標普500指數全年下跌4.4%,於9月20日至12月24日期間更大幅下挫19.4%。不過,隨著兩國宣佈達成貿易協議及消費開支靠穩,標普500指數於2019年大幅反彈31.1%。
2025年風高浪急,2026年會否風平浪靜?目前無從得知,但明年的美國中期選舉可能會促使特朗普政府將重心轉向貿易協議及民生議題。這有望為經濟帶來樂觀情緒,減少不確定性。